磁girl❤️💛+仓安💙💚
偶尔BG
以后想看短不啦叽的日常文请fo@樱井仓鼠
这个号以后放长文(´▽`)
感谢支持 感谢阅读💕

© 老璐斑比 | Powered by LOFTER

[读书笔记]如何让对话更吸引人

学到了,不断学习中。

帆过十洲: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如何创作炫人耳目的对话》读书笔记兼有自己的思考

*部分摘录了我认为有用的方法论,并大多换了一种说法

*欢迎讨论

(6月份看的书现在才整理笔记我也是懒癌没药医)

 ——

写小说的时候角色总是要说话的。对话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破坏文章的流畅性、给读者留下与人物性格不符的印象等问题。因此,对话是需要被谨慎处理的。

以下是部分与对话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真实性

越贴近生活的、越真实的东西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容易引起排斥,对话的写作也不例外。

 

1、符合人物身份

人物说出来的语言应当符合他的身份,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社会身份与人物性格。

 

社会身份包括角色的故乡、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标签。这决定了角色是否会说某地方言、是否会爆粗口、能否正确使用成语典故等问题。例如不同地区的人对年轻女性的称呼可能有:小姑娘(上海)、姐姐(天津)、妮儿、丫头、妞儿等。再如,医生聚会吃饭时可能称羊蝎子为脊椎并在席间有“椎间盘”等称呼。以及,小学肄业的人是不会说“你不要墨守成规”的,ta更可能说“你别死心眼/一根筋”等。

在标签之外,我们还应该根据人物的细节设定和对话场合对语言特征进行筛选。例如一个在北京读大学的福建人,ta可能会在个别词汇上出现方言痕迹,但整体对话一定是基于普通话而非方言的。一个情商没有问题的医生不应在不以医生为主的餐桌上使用医学术语。再如一个小学肄业但热爱学习准备参加成人高考的人,就可以让他使用成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可以凸显身份的词汇(尤其是方言词)不需要句句使用,以普通话为主,方便更多读者理解。

 

性格则通过角色对对话的态度影响说出来的话本身。例如,一个强势的、希望控制对话走向的人,可能会在对话中采用“必须”等强制性词汇和反问等句式;但一个懦弱的、逃避的人可能会更多地采用“可能”等不确定性词汇并在语义上顺从对方。

句中的停顿和重复也有很大影响。对比:

“是、是,我知道了,马上去办。”

“是……我、我知道了,马上去办。”

“是是是,我知道了,马上去办。”

 

2、挑选语言,朗读一下

在写对话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对话里承载更多的信息,以至于啰嗦。或者使用了很多与角色身份不符的过“大”或过“小”的词而不自知。这个时候把它读出来看看尴尬不尴尬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办法尤其适用现代背景的文章,因为我们平时都是这么说话的。对一些古风文章,适当加入了古风词汇的可能还有效果。如果文章采用了半文半白甚至纯文言,那么文言功底够、阅读量足够多的人可能可以读出问题来,对于功底不足的人,个人感觉应该以增加相关阅读为首要任务。

 

二、目的性

“前文描写了猎枪,后文就应该出现猎人使用猎枪”说的是整篇文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目的性。具体到对话上,角色说出来的每一句话也都应该是带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这一部分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来理解,该理论的核心是“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说话和吃药一样,是一种行为,和我吃药是为了缓解我身体的不适一样,我说话也应该为了什么,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

即使强行尬聊天气的场景,说话也应该是有效的——比如,角色认为需要维持与对方的良好关系,没有话说不是良好关系的体现,所以需要找一个话题。如果角色根本不认为需要通过说话表现或维持与对方的良好关系,那么尬聊的场景就不应该出现。

通过说话达到目的的方式分为两种,直接和间接。

直接的,比如要求和命令。例如,“请帮我开一下门。”目的就是获得帮助。

但要求和命令也有可能有间接的目的,比如领导对一个下属发出命令意图建立自己的权威等。

间接表现目的,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暗示。不同的暗示方式也可以契合不同的人设。

例如,目的都是希望关上屋门,可以有以下几个句子表现:

“屋里可真冷。”

“我进来的时候是不是忘记关门了?”

“这谁啊,怕夹着尾巴怎么的?”

看着门说:“谁那么缺德啊?”

 

三、冲突性

冲突是让文章变得有趣的最大法宝,在情节安排上是这样,在试图让对话变得有趣时,制造冲突也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制造冲突:

 

1、不同角色目的的冲突

即,说话的角色终极目的不统一,且过程中存在矛盾。

例如,“我”在吃饭的时候和客户打电话,我的目的是和电话那头的客户就业务问题达成一致。这时候我妈坐在我旁边,她认为我不好好吃饭,目的是让我好好吃饭。

那么这个场景就会是,我在和客户说话的时候我妈一直给我夹菜、让我好好吃饭,甚至斥责我,这会打断我和客户的对话甚至给客户造成误会,阻止我达到我的目的。这其中的对话就不会很无聊。

 

2、单一角色内在矛盾的衍生

即,让对话中的一个角色存在“心理障碍”。

例如AB是好闺蜜,中午约饭。但B的丈夫与A发生了婚外情,且B不知情。

这个时候A心理就会存在一个障碍,在与B的对话中就会受到限制,处于对B的愧疚等情绪,A说出的话就是非正常的。这种非正常,正是冲突矛盾的所在。

 

3、对话中交际原则的破坏

两个人想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有一定前提的。说话人组织语言的时候要考虑:听说双方要有共同的背景信息/知识(共识);听话人要有足够的理解、推断能力。如果这两方面出现问题,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例如,对大多数川渝地区的人来说火锅是辣的是共识,但对于潮汕地区、北京等地的人来说,这就是不可理喻的,这些人之间针对火锅没有“共识”,因此这些人聚在一起讨论火锅的时候,川渝人说“火锅就要吃辣锅”,那么潮汕人和北京人一定会不满,“牛肉火锅/涮羊肉不是火锅咯?”,矛盾就出来了。

再如,对疯子/傻子/儿童等理解能力“非正常”的人阐述深奥的科学定理、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等问题,一定会获得“非正常”的回应,这也是矛盾冲突的来源。

 

另外会话原则是一般情况下交谈是要遵循的,但是一旦打破了,就一定是说话人有什么别的目的了。这些原则是:

质:保证信息是真实的

量:提供的信息应该是交谈所需要的,不应多于或少于交谈所需

关系准则:上下文之间有联系

方式准则:表达方式要有条理、可理解

那么打破这些原则,就会凸显特殊的目的。

比如我说谎了,我为什么要说谎?

你没问我明天要去哪,我主动说起来了,我要干嘛?

你问我明天什么天气,我说这鸭脖子好辣,什么意思?

在说话人打破原则的情况下,听话人有不同的性格,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对话的推动和冲突的设置很有帮助。

 

四、其他技巧

书中另有一些具体技巧,例举部分个人认为有可行性的内容如下:

 

1、改变你的叙事方法

通过采用修辞、更改语气、变换角度等方式,对一个普通的句子进行修改,达到特殊的效果。

例如:“你听说了吗,昨天一个史努比气球被大楼戳破了。”

VS

“我得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昨天有一个史努比气球在奔向自由的路上被大楼阉割了。”

 

2、压缩你的语句

我们在写很多对话的时候会无意识地添加一些“对”“是”“好的”“嗯”等话语。

例如:“我们明天去吃火锅吧。”“嗯,吃路口那家吧。”

我们以为它是有用的,但是删去它们真的有影响吗?它们的存在达到了什么目的呢?在上例中,提出餐馆的选择实际上已经默认同意了“吃火锅”的提议,那么这个“嗯”就可以删掉。

压缩这些语句可以让文章更精干,有更多篇幅去展现更重要的信息。

 

3、对话流的控制

纸面上的空白越多、描写性语言越少,节奏就越紧凑。在行文到气氛紧张的情节时适当缩短句子、减少“某人如何如何地说”等,可以更好地配合行文节奏。

 

4、用内心对话代替独白

通过让人物在内心自己与自己对话,代替大段的独白、描写和叙事,以便让文章没那么无聊。

这是很有趣的想法,有机会可以尝试。

 

(文中涉及的语用学理论未展开介绍,个人认为可以和创作结合的部分理论已在上文。只对言语行为理论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个课件看看,对整体语用学感兴趣的推荐索振羽著《语用学教程》——我大学的时候语用学的教材,深绿竖条纹封面,北大出版社。)

 

 
评论
热度(1052)
  1. 共2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回到顶部